据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,2010年初,政府收紧移民政策,移民与关卡局(ICA)停止了多年的一贯做法,不再向理工学院和公立大学的应届外国留学生,发放申请永久居民(PR)邀请信。受影响的毕业生包括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得主和自费学生,分别在本地修读大专、本科、硕士或博士课程。 由于留学生可通过PR邀请信,向雇主证明自己有资格申请永久居民,因此不少本地公司在聘请外籍员工时,会优先考虑收到PR邀请信的求职者。少了PR邀请信,留学生似乎也少了一块强而有力的职场敲门砖。即使他们找到工作后,也不能凭PR邀请信申请成为新加坡PR。 这个转变,让当年那些即将毕业的留学生措手不及,甚至是无所适从。两年过去了,这批留学生中有不少人,不管需不需要履行奖学金合约,已陆续回到自己的国家。依然留在新加坡的留学生,心情是否已平复?这两年期间,他们的生活又起了怎么样的变化? 无PR邀请信工作难寻 来自中国辽宁鞍山的翁康(26岁)于2009年初来到新加坡,就读南洋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硕士学位,并在一年后毕业。与很多其他那年毕业的外国留学生一样,翁康是第一批没收到PR邀请信的外籍留学生。 回忆起当时的心情,翁康说:“刚开始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,觉得当局的决定不公平,也很失望。为什么那些比我们早半年毕业的学长获得了邀请信,我们却没有?” 他说:“过了这么长时间,我已经不再那么想。无论如何,出国读书是我自己的选择,不可能万事顺心,只能尽力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。” 对翁康而言,2010年是非常艰辛的一年,没获得PR邀请信让他在找工作时四处碰壁,心中一直在挣扎,应不应该回中国。 那年1月完成课程后,翁康便展开觅职活动,几乎每天在网络上投下好几份履历,一共发出上百份履历。 不过,翁康遇到的大部分雇主只关心他是否是永久居民,学历和能力还是其次。他说:“很多本地公司只聘请公民和永久居民,那时真的很迷茫。” 雇主不多聘外国人,不是没有原因。根据人力部的规定,制造业、服务业、建筑业、海事业等不同业界的雇主,都得按照特定的比例聘请持有S准证(SPass)和工作准证(WorkPermit)的外国雇员。 以服务业为例,雇主可聘占全体雇员25%的S准证外国雇员。一些薪水未达到3000元、就业准证(EmploymentPass)最低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若改而申请S准证,就会面对觅职的限制。 经过五个月,翁康找到第一份私人建筑公司的工程师工作。不过因为自感不适合工作环境,他在工作几个月后辞职,转入另一家做建筑结构生意的小公司。 翁康说:“那家公司说只要我通过三个月试用期,就会帮我申请永久居民,可是后来却又擅自把试用期延长至半年。” 认为第二家公司不讲理,翁康又再次辞职。失业期间,他持有临时就业准证,感觉像是与时间赛跑,需要在准证过期前找到工作。还好,翁康终于找到房地产发展公司的行销工作,事业才算稳定下来,目前已任职九个月。 同届留学生约一半回国 工作难寻,许多在这一两年内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干脆卷席走人。翁康说:“这是一个身份问题,没有永久居民权,工作难找,创业困难,申请信用卡也难,生活和经济规划都受到很多阻碍。” 他说:“我身边的那批同学,有一半在毕业一年后就陆续回国,现在还留在这里的人,应该都打算在这里长期发展。” “留学毕业后,两手空空地回到中国的话,就不是‘海归’,而是‘裸归’,意思就是什么也没带回来,白白浪费了留学机会。我不想做‘裸归’,因为那很没面子,感觉就好像是混不下去才回去的。” “要服务,没身份”的尴尬 来自中国湖北的董志鸿(24岁)2009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国际经济法学系,同年来新加坡继续深造,在南洋理工大学修读为期一年的信息研究硕士课程。 虽获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,毕业后需在本地履行三年服务,不过董志鸿的奖学金得主身份,未能让他在2010年毕业时获得一封PR邀请信。他说:“刚来时没特别想要永久居留权,住久了就想留下来,却没赶上PR邀请信末班车,当时有一点失落。” 董志鸿认为,政策变化太快,让那些有奖学金合约在身的留学生尴尬地卡在“要服务,没身份”的阶段。他说:“大概50%的同学没有履行合约就回国了,未来他们也不特别想回来。” “没有PR邀请信,找工作不自由。就业准证的最低门槛最近从2800元提高到3000元,一般本科或硕士毕业生的起薪不一定有3000元,如果申请不到就业准证的工作,又不愿申请技能水平较低的S准证,留学生就只得回国。” 董志鸿没回中国,因为他已在一家本地海事企业找到工作,目前持就业准证。他认为新加坡的生活质量较好,所以在去年6月申请成为永久居民,不过申请遭拒。 今年他打算再申请一次永久居民,若还是被拒就会索性回中国,而奖学金合约也将不是限制他的因素。他说:“我知道本地人认为现在外来人口太多,但新加坡同时也需要外国人。” 董志鸿认为,移民与关卡局应改变现有的移民程序。他说:“那些做基础建设、持工作准证的外劳基本上不会移民,因为他们只想多赚一点钱衣锦还乡。想移民的人,其实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。然而,当局却没有一个移民标准。什么样的人没有希望?申请被拒是因为什么原因?往后应该如何补救?完全没有方向感。” 董志鸿也认为,成为公民的管道可变得更直接。他说:“现在公民的必经之路,就是先成为永久居民。很多人不想看到更多永久居民,却想有更多公民,倒不如让外国人直接申请成为公民,但把门槛调高。” 新加坡名校介绍 共和理工学院 管理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国立大学 莱佛士学院 拉萨尔艺术学院 莎顿国际学院 博伟教育学院 物流管理学院 ERC学院 管理发展学院 东亚管理学院 PSB学院 TMC学院 理工学院 亚奥学院 英华国际学校 义安理工学院 淡马锡理工学院 育路出国留学频道
客服QQ号码:4000290153
快速导航
推荐期刊
论文分类导航
- 经济管理论文: 财政金融 会计审计 工业经济 统计学 经济学 经济计划与管理 农业经济 信息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经济 贸易经济 邮电经济 管理学
- 教育教学论文: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技术 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教育 师范教育 体育理论
- 医药卫生论文: 中国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与卫生学 医学检验 药学 医学护理 内科学 外科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妇产科学
- 法学研究论文: 法学理论 司法制度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
- 文哲艺术论文: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学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戏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学 宗教
- 工程技术论文: 信息安全 软件开发 智能科学技术 计算机网络 应用电子技术 通信学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 微电子学 一般工业技术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 环境科学
- 电子信息论文: 建筑科学 矿业工程 石油、天然气工业 冶金工业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机械 电工技术 电信技术
- 农业科学论文: 植物保护 农业工程 农学 农业基础科学 农作物 园艺 林业 畜牧业 水产与渔业